├【美斯樂】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屹立*探訪泰北孤軍村美斯樂 ┤
├【美斯樂】美斯樂美食*美斯樂餐廳推薦*泰北清萊不可錯過的雲南風味 ┤
├【美斯樂】美斯樂景點*泰北義民文史館。段將軍陵園。茶市。美斯樂市場*景點地圖導覽 ┤
├【美斯樂】土風舞。卡拉OK。不定期夜市*美斯樂人的在地生活 ┤
├【美斯樂】美斯樂交通*清萊清邁到美斯樂泰北孤軍村史上最完整全詳解 ┤
一般美斯樂人舉辦婚宴,最常使用的場地就是村民活動中心
這個地方也是美斯樂婦女跳土風舞的地方
婚宴基本上都辦在中午,很少吃晚上的
斜坡往上走到底那個就是活動中心
禮金台設在門口
賓客有的會將禮金包在紅包袋裡,有的就給現鈔,但不管怎樣收禮人員都是直接抽出來當場數,相當的霸氣
這邊一般不給喜餅,新人會準備一個小禮物當作回禮
賓客很多,外面空地的座位區已經熱鬧滾滾了
新人也站在門口迎客
負責今日喜宴的是美斯樂歷史悠久的餐廳,四海飯店
活動中心室內也快坐滿了,醒目的大標語不管跟土風舞還是跟婚禮搭配都好突兀啊XDD
台上有美斯樂小朋友的表演活動,也有那卡西樂隊
比較有意思的是,樂隊唱的曲目還包括蔡小虎的「春夏秋冬」跟洪榮宏一些比較悲傷的歌
在台灣的婚禮通常只播放正向喜氣的歌,但這邊基本上就是有人唱歌熱鬧就好,至於歌曲內容是什麼不那麼重要
尤娜最欣賞美斯樂婚禮的一點就是,上菜超有效率!
他們不是一道一道慢慢上的,而是看哪桌賓客坐齊了,就直接全部端上來
這種上菜方式超爽,不用客氣就是直接開吃
今天的菜色是中泰合併,有泰式的涼拌沙拉、豬腳、麻婆豆腐,還有山上的薑片炒烏雞
基本上所有美斯樂的代表菜都有
.
如果是比較有錢或在地方上是個什麼「長」的人家裡嫁娶
賓客比較多,就會選擇在泰文學校前面的這塊空地上舉辦婚宴
桌椅擺設跟外燴食材都是特地從山下運上來的,等級一看就跟山上的不一樣
表演內容也比較正式
雖然也是由當地的婦女們友情演出,但是服裝跟練習彩排都有下點功夫
新人是小學校長的姪女跟她馬來西亞的老公,都是華人
兩人平常在大城市生活,是因為工作認識的,婚禮的話就回到家鄉來辦
新娘的褲裝白紗很特別,帶有率性的女人味
新郎是馬來西亞人,禮金的回禮是馬來西亞傳統風箏造型的鑰匙圈
這場婚宴連喜酒都高級
不囉嗦,先來碗魚翅羹再說
沾醬是泰式風味的
主要菜色都是海鮮,在山上來講那真的是珍稀美饌啊!
以上兩場是雲南人的婚禮,第二場比較講究,上菜也採一道一道慢慢出的方式
不過一般來講都是像第一場那樣一次全上
除了上菜速度之外,他們敬酒也非常有效率
就是請新郎新娘上台,主持人在旁邊講講吉祥話,然後全場一起舉杯
喝完之後賓客繼續吃飯,新郎新娘就可以下班休息了
這種婚禮進行方式想必會讓很多台灣新人感到羨慕吧,不像我們拖拖拉拉累個半死
.
看完雲南人的婚禮,那麼美斯樂阿卡族的婚禮又是怎麼樣的呢?
場地部份選在平常村人的聚會與活動中心---教會
信教的阿卡族平常婚喪喜慶幾乎都在教會進行,這對他們來講是很重要的場地
包括小孩不想上學不想回家,也會跑來這裡彈吉他喝酒唱歌
一樣有收禮金的習俗,一樣是當場清點
會場最前方,舞台上的族裡長老全都盛裝打扮,穿著全套的傳統服飾出席
阿卡族結婚是不需要去政府部門登記的
對他們來講,一對新人的結合有效與否,在於有沒有得到族裡長老跟牧師的認同
只要這兩者具備,政府部門的婚姻登記有沒有都無所謂
因此,尤娜覺得這場婚禮是我有生以來參加過的所有婚禮中,最具意義的一場
這不只是吃一頓飯,不只是包紅包
而是嚴嚴實實地,在給一對新人作見證,我們敬他們的每一杯酒,說的每一句「恭喜」
都是他們成為正式夫妻的基石
不拘小節的阿卡族上菜方式當然也是一次全上
今天這一整桌菜不是外包給哪間餐廳,也不是請山下的外燴上來,但來頭可也不小
因為這是前一天晚上寨子裡的族人幫著新郎新娘一起完成的傑作
為了這場婚禮,從前一天晚上整個寨子就開始忙了
新娘的好友、家人跟周邊熟識的鄰居,大家一起聚在教會樓下的廚房
一整晚幫著洗菜、切菜,準備前置作業,而新郎是大廚,一個人負責隔天幾十桌的菜
人情味滿滿的婚禮,非常有意思
.
總結這幾場美斯樂的婚禮經驗,只能說好吃好玩又驚奇,三個願望一次滿足
不過有一點尤娜非常無法接受
就是他們都不打包菜尾啊~~~
不打包就算了,他們甚至覺得,吃得差不多了就要趕快回去,留到最後才離開那是很丟臉的
吃喜酒對美斯樂人來講只是一個社交行為,不是、甚至也不應該是享受那頓酒菜
這種觀念造成的後果就是,一整桌好菜幾乎都有一半要被白白倒掉啊天哪~~
看得我好痛苦喔…
可是現場又沒有提供打包袋,而且也沒辦法自己帶容器去打包
因為一旦你這麼做了,招來的可能不只是異樣的眼光,而是驚恐的眼光
打包喜酒在美斯樂真的是超級無敵丟臉的一件事,不管對窮人或富人而言皆然
果然,走出來到不同的地方,就會看到不同的世界呢
哪怕一樣都是講著中文,還是有這麼多文化衝擊,這就是旅遊的趣味呀:)